2020-01-17 14:43:58 看看新闻Knews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全市各街镇也在不断探索精细化分类,从而实现源头减量,变废为宝的目的。去年9月,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试点在辖区内的四个小区试点外卖餐盒单独收集,并通过合作渠道制作成PP塑料颗粒,进行回收再利用。如今4个月过去,此次共和新路街道4个社区在活动期间塑料餐盒分类平均减量率达到75%,塑料餐盒单品分类获得了不少居民的响应。
由于一次性外卖塑料餐盒受到剩菜剩饭以及油渍等污染导致回收处理成本较高,在上海垃圾分类标准中被纳入干垃圾行列,项目开展之初,不得不突破这一瓶颈。从材质上而言,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的食品级外卖餐盒大多为PP塑料所生产的,经过清理和专业处理,可制成PP塑料颗粒,并可再生利用。如何将油腻腻的餐盒从干垃圾变为“干净的”可回收物,这个标准既要居民接受,同时又要达到清运要求。为此,项目发起方之一,沪上公益组织爱芬环保做了不少探索。
负责人韦璐表示:他们设计了一版风趣的“塑料餐盒分类指南”,并且把餐盒的清洁要求和方式做出宣传海报张贴到回收点位及楼组门洞内,打破居民们对餐盒分类怕麻烦的心理。对于餐盒内无明显油污及食物残渣即可分类回收的清洁建议,最初许多居民一听到这个要求都是拒绝的,但实际参与分类的居民都可以达到投放要求,甚至有不少居民把餐盒清洗沥干后才送来投放,市民的行动打消了他们的担忧,而参与数据也增强了发起方的信心,居民平均参与率达到了7%。
据了解,因为项目因外卖而起,发起方在美团外卖上线了“一点分类盒聚变”的开屏宣传,并在社区内开展相应的宣传指导。而在实践中发现:被分出的塑料餐盒,品种不一、来源广泛,除了外卖会产生的塑料餐盒外,熟食打包、线上买菜、菜场购买半成品等场景都会产生塑料餐盒。这个意料之外的分类品种拓展,也给了项目团队启发,通过对分类清洁难度较大餐盒的宣传,居民们举一反三将“餐盒分类”升级为“食品塑料容器分类”,让更多的与餐盒相近的干垃圾回归到可回收物队列中,无形中提高了干垃圾源头减量成效。
通过3个月的实践,这个“一点分类盒聚变——外卖塑料餐盒分类项目”印证了在垃圾分类管理运行比较成熟的社区叠加外卖塑料餐盒分类是可行性的。而这个深入社区的项目也突破了以往对塑料餐盒的固有认知,改变了居民对塑料餐盒“干垃圾”的刻板印象;同时以源头分类促进市场化全程分类链条的初步形成。
发起方表示:这个项目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比如如何加快提高居民对塑料餐盒的分类意识,让更多居民了解餐盒分类,参与餐盒分类,让垃圾减量化身为日常行动。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洪焕铨 编辑:刘喻斯)
转载自:看看新闻《精细化分类促源头减量 塑料餐盒变身可回收物》